在中海油、中石化涉足光伏产业后,另一“巨头”中石油也开始进军光伏电站业务。金保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近日称,将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旗下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框架协议,于2013年至2015年期间,收购新疆、甘肃及内蒙古等地区约500MW(兆瓦)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之全部股权。
行业分析人士和专家认为,国家出台系列扶持光伏电站的政策,电站投资更具有保障,由于前期投资巨大,有资金实力的央企都在大举进入,中石油涉足光伏项目的时机非常精准,尤其是下游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环节。
联手金保利首涉光伏业
根据协议,金保利新能源与昆仑信托联合收购项目将在满足通过项目核准,获得接入系统批复,且主体工程建成,具备并网条件等技术标准和财务要求达成后,完成正式交割。交易完成后,金保利新能源和昆仑信托在目标公司将分别持有60%和40%的股权。
“中石油已经建立了新能源公司,也正在做光伏的项目研究,虽然现在业务还很小,进入光伏产业,以后可以与天然气结合起来,建设互补性的分布式能源项目。”中石油有关人士说道。
之前,中石化在塔河油田开建首座光伏发电站,这被认为是传统石油能源公司涉足光伏产业的一次尝试。今年2月底,中海油斥资3亿美元,通过其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与西班牙太阳能公司Isofoton在天津成立合资公司,也正式进军光伏产业。
企稳回暖 光伏业重现曙光
龙源光伏公司总经理王垚公开称,过去一年各类非光伏企业,包括房地产企业、投资公司都蜂拥而入,到宁夏、到西部地区寻找项目,首先就是圈地。
这反映了光伏电站现在的热度。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启动国内市场的政策,提高了企业的预期。
2013年国内多项光伏政策密集出台,从光伏电价、光伏电站项目、项目扶持、资金贷款等多方面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继7月出台光伏“国八条”、9月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后,国家能源局又在《关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意见的函》提出2014年光伏发电的建设规模将提高两成达到12GW。
另外,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从2013年10月1日起到2015年12月31日,对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促进银行业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避免光伏产业信贷政策“一刀切”,政策面利好对整个光伏产业形成巨大利好。
清洁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行业的主力军,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给予扶持,三桶油未来也会往这方面努力。而中石油涉足光伏项目的时机非常精准,光伏行业企稳回暖的苗头已经初步显现。”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说。
做大项目储备
航天机电总经理徐杰称,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未来国内光伏电站项目将逐步规范,光伏电站投资更有保障,投资吸引力不断提升,持有电站的财务投资者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可达到8%~12%。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称,光伏形势的好转引来圈内圈外的企业都想进来试试,特别是在集中式光伏电站上,由于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中小企业都没有资金实力投资,但收益却很稳定,这成为资金实力雄厚的央企圈地盛宴。孟宪淦说道,“在新兴战略产业中,光伏可谓相对成熟,又是国家政策支持的。”
徐杰认为,由于分布式发电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初步判断两年之内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的装机份额将维持在7:3,由国家进行总量调控。因此,现阶段央企发展思路是大力发展大型地面电站,做大项目储备。